
[NOWnews今日新聞] 電信設備大廠愛立信今(15)日發佈報告,預測全球今年底將達29億以上,約占行動用戶總數的三分之一,而生成式AI正快速成為智慧手機的重要賣點。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表示,未來的趨勢是幾乎所有的手機都要支持智能式AI或AI相關功能,現在新推出的高端手機如果沒有AI「大概沒有人會買。」
愛立信發佈最新一期《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預測最新行動通訊產業用戶與流量數據、區域分析、重點趨勢以及應用案例。預測全球5G用戶數在今年第一季總數超過24億,今年底將達29億以上,約占行動用戶總數的三分之一,並預計在2030年底達到63億。
在行動網路數據流量方面,去年第一季至今年第一季成長率達19%。儘管成長速度有所放緩,但年淨增加流量仍將保持成長。報告預測,行動數據流量在2030年底將較預測期之初增加一倍以上,截至去年底,透過5G網路傳輸的行動數據流量,占全球行動數據流量的35%,並預計在2030年底達到80%以上。其中,行動網路流量成長主要來自2大驅動因素,包括AR眼鏡等新型態終端裝置提供的服務,以及具備可擴展性的多模態生成式AI應用。
報告指出,全球行動AI應用市場呈現強勁成長趨勢,生成式AI正快速成為智慧手機的重要賣點,未來運算任務將由裝置端與網路端共同分擔,使網路的上行鏈路效能與延遲表現,成為推動生成式AI應用普及的關鍵因素。因此,應用程式供應商和電信商均更加關注上行鏈路能力,並追求低延遲網路。
周大企提到,在AI推動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在第一季相較去年增加,但由於川普關稅影響,下修全年出貨量為「持平」。其中,他強調,有一個很大的轉變趨勢,是所有的手機都開始支持AI相關功能,未來無論是智慧型手機或網路端,在手機上就會運行AI,也因此手機就會講求更快的速度,而過去大家看中「下載速度多少」,現在將注重「上傳速度」,不管是終端製造商或是電信商,未來上行的品質是決策關鍵。
報告顯示,在大多數行動網路中,下行與上行流量的比例通常為90:10,而AI應用產生的流量中上行占比則高達26%。其中,AI代理(AI agent)和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出現,正引領智慧助手進入新時代,其能提供即時且具有情境感知能力的互動體驗,便是依賴以上行鏈路為主的影片和語音處理技術。
另一方面,台灣愛立信技術長姚旦表示,現在大部分的手機AI應用都是像ChatGPT這樣的功能,現在一種應用開始抬頭,即AI視覺內容生成器,比如,「我今天餵你(AI)文字,你反饋給我的是圖片或影片的生成」,佔行動網路流量可謂非常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