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鹿兒島外海的吐噶喇群島(トカラ列島)近海,近2週已發生逾1500次地震,震度已增強到5強、6弱,40多人從小島上撤離。當地的地殼也被觀測到明顯移動4公分,日本專家也坦言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日媒《Abema Times》邀請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平田直、前日本氣象廳長西出則武上節目,解釋吐噶喇群島近來地震頻繁的現象。
日本國土地理院分析人工衛星的觀測數據,發現吐噶喇群島自今年6月21日開始地震後,寶島觀測點上發現,地殼往東北東方移動約1.8公分,7月2日中午至3日下午,地殼又往南移動4.2公分,移動方向出現明顯變化。
平田直表示,吐噶喇群島近期的地震,震央以東西向擴大發展,6月初時東側地震頻繁,7月後移到西側,但3日後東側又有震度6弱的地震。
平田直坦言,能登半島地震時地殼移動是以幾毫米、幾公分去計算,但吐噶喇群島地震在2到3天內,地殼便移動4公分,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日本前氣象廳長西出則武坦言,觀測技術上可以得知在出現斷層錯動後引發地震,「但是我們卻無從得知,為何這裡會不斷發生地震」。
對於外界聯想「吐噶喇法則」,認為該處地震頻發後,日本某地就有大地震,以及各種災難、海嘯預言,西出則武則駁斥說是「牽強附會的說法」,他表示日本是聞名全球的地震大國,因此不該套用上述觀點。
西出則武提到,日本氣象廳數十年來,舉全國之力都想要預測東海地震、南海海槽邊界型巨大地震等,規模能達到震度8的超大地震,但是越深入研究,就越了解無法成功預測出會對社會造成嚴重影響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