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魷魚遊戲》(Squid Game)第 3 季於上週(6 月 27 日)正式上線於 Netflix,正式為這部劇集劃下句點。而本季同樣創造了相當誇張的收視紀錄。據統計它在 Netflix 電視節目類別所有 93 個國家中(包括美國和英國)位居全球第一,但評價卻是「褒貶不一」。

延伸閱讀:《魷魚遊戲3》結局迎來重大客串,大衛芬奇執導「美國版」續作將於今年 12 月開拍
以下內容將包含第 3 季的劇情劇透
請尚未觀賞過的讀者斟酌觀看
而編導「黃東赫」在第 3 季尚未上線時就已透露「這不會是大家想像的美好結局」。確實在結局設定上,引起許多粉絲的不滿。

在最終大結局《人性…》中,「玩家 456 號」成奇勳(李政宰 飾演)選擇犧牲自己,跳塔自盡,留下了「玩家 222 號」金純熙(曹柔理 飾演)的孩子,這名剛降世不久的嬰兒也成為了最終的遊戲勝利者。
六個月後,「負責人」黃仁昊(李炳憲 飾演)將嬰兒與屬於她的獎金全部託付給弟弟黃俊昊(魏化儁 飾演),並前往美國洛杉磯將奇勳在前一場遊戲贏下的剩餘獎金給了他的女兒。
離開過程,黃仁昊也見到了來自美國的「招募員」,該招募員由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飾演,代表著魷魚遊戲將在國外繼續延續下去。
而根據編導黃東赫在近期的訪談中提到,他原本有設定另一版的結局但最終沒有選擇採用:
我一開始對故事的結尾其實有個模糊的構想。那時我想的是讓「奇勳」用某種方式終結遊戲,活著離開,並前往美國見到自己的女兒。也就是說,最後會在美國見到招募員的會是奇勳。
但隨著我開始真正寫這個故事,並且愈來愈深入思考:「我希望這個故事的結局傳達什麼?」以及「奇勳的旅程與最終歸宿應該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見證現實世界發生的種種。我逐漸覺得,讓奇勳以死亡來向這個世界發出強烈有力的信息,會是更合適的結尾,也更有意義。
因為世界似乎正在朝著最壞的方向前進,變得愈來愈糟糕。我心想:「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做出怎樣的犧牲,才能讓下一代擁有一個更好的世界?」所以,我希望奇勳的犧牲,能成為那種犧牲精神的象徵。
而談到美國的「招募員」,黃東赫也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以下小編會直接整理訪談的重點內容呈現給讀者們:
為何選擇女性招募員?

相較於韓國版由「孔劉」飾演男性招募員,黃東赫希望美版呈現出對比效果與衝擊感,因此設定為女性角色。他認為這樣更具張力,也能立即吸引觀眾注意。
凱特·布蘭琪的加入是他親自挑選

這段戲份雖然只有一句台詞,但他表示:「我們需要一位在短短幾秒內就能主導畫面的演員」,而凱特·布蘭琪就是那位「用眼神就能震懾人心的存在」,因此最終鎖定她來出演這個角色。
對美國版《魷魚遊戲》的看法?

至於外界傳言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將製作美國版《魷魚遊戲》,黃東赫坦言自己目前「也是看新聞才知道」,Netflix 並未與他正式談過。不過他也是芬奇導演的影迷,並提到:「如果真的成真,我一定會在上線第一天就點開來看!」
沒有想用結局讓所有觀眾陷入絕望

最後一幕的設定解釋是:「黃仁昊聽說過國際間也存在類似的遊戲與招募員,但並不確定。所以,當他親眼看到美國也有招募人員時,他也很震驚。」
透過奇勳的故事和他的犧牲,編導想傳達希望與犧牲精神,即使面對再困難的現實,我們也不該放棄。
而最後一幕也想強調,這個體制的根基極為深厚,即便韓國的遊戲終結了,但它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推翻的,因此我們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與堅強的意志,才能改變它。

想入手這款《魷魚遊戲》影迷豪華典藏禮盒?
現在只在 CitieSocial、BIGGER DESIGN、mei maii 限定販售,要買要快!
延伸閱讀:《魷魚遊戲3》首波評價出爐,爛番茄保持在 90 % 的高新鮮度!影評:「這是一部大膽無畏的影集」
source / Netflix
追蹤 @cool_magazine_taiwan Instagram 帳號,觀看更多有趣的潮流、時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