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news今日新聞] 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去年一架客機在飛行途中曾出現驚險一幕,該客機從法蘭克福飛往西班牙途中,機長去洗手間、離開駕駛艙期間,獨自留在駕駛艙內的副機長突然病倒,導致該飛機在大約10分鐘內無人駕駛。
綜合外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去年2月17日,當時漢莎航空一架載有199名乘客、6名機組人員的空中巴士A321客機,正從德國法蘭克福,準備飛往西班牙塞維利亞(Seville)。該客機進入西班牙領空前運作正常,當航程還剩約半個鐘頭時,機長離開駕駛艙、前往洗手間。機長表示,當下副機長狀況看起來良好。
但當機長在8分鐘後返回時,機長卻無法進入駕駛艙。他最初嘗試輸入正常的駕駛艙門開啟密碼,該密碼會觸發駕駛艙內的提示聲,讓副機師能手動開門。他試了五次都無法進入,空服員也透過機上電話嘗試聯繫副機師。
最後,機長啟用緊急進入程序,以便自行開門。就在此時,副機師恢復意識,親手打開艙門,機長得以重返駕駛艙,隨即決定轉降馬德里並將副機師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治療。
據西班牙航空事故調查機構CIAIAC報告,在這段約10分鐘的時間內,飛機處於無人控制的狀態。雖然副機長在失去意識時似乎不小心碰觸了某些操控裝置,但由於自動駕駛系統仍在運作,飛機得以維持穩定飛行。此段期間,座艙語音紀錄器錄下駕駛艙內出現異常聲響,與突發健康緊急狀況相符。
調查報告指出,「副駕駛臉色蒼白、大汗淋漓且動作怪異,機長請求機組人員協助。」機組人員和一名醫生對其進行了急救。」副機長對失去行動能力那段時間沒有任何記憶。作為預防措施,他的健康證書被暫時吊銷。
調查報告指出,副機長「突然且嚴重失能」是由神經系統疾病引發的癲癇所致。西班牙航空監管部門表示,這種病情難以察覺,只有在症狀當時出現或曾經發作過,才能在體檢中發現。
漢莎航空表示,公司已知悉該項調查報告,自家飛安部門也進行了調查,但並未公布調查結果。
這起事件再度引發外界對「駕駛艙是否應恢復全程雙人值守」安全議題的關注。報告呼籲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敦促航空公司重新評估相關安全指引,建議在兩名機長之一離開時,駕駛艙內應始終有相應授權人員替代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