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NOWnews今日新聞] 據統計,全台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之苦,女性盛行率是男性3倍,有女性甚至每個月頭痛天數高達20~25天,不能一痛便吞止痛藥,透過預防性治療才能降低頭痛發生頻率。
根據台灣頭痛學會統計,偏頭痛盛行率為9.1%,女性高達14.4%,育齡女性更是平均每4人中有1人受影響,對此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呂冠嫻表示,偏頭痛與壓力、失眠、飲食、抽菸等有關,但女性荷爾蒙波動會提高大腦神經敏感度,月經前、後尤其容易發作。
呂冠嫻指出,偏頭痛常伴隨單側搏動性疼痛、噁心、畏光等症狀,若每月發作超過15天且持續3個月以上,已可能屬慢性偏頭痛,建議就醫評估。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楊鈞百醫師則強調,不少患者長年忍痛卻未求醫,例如一名35歲護理師,因長時間處於高壓環境下,每月頭痛時間高達25天;另有一名40多歲主婦,依賴止痛藥超過10年,但最終仍因頭痛難受就醫。2人在接受預防性治療後,頭痛天數明顯減半,也逐漸恢復生活品質。
楊鈞百指出,止痛藥僅屬急性治療,且每月如服用超過10天,可能誘發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若一週頭痛超過一次,且已影響生活,便建議進行預防性治療,可服用乙型阻斷劑、抗癲癇藥等,或接受CGRP單株抗體、肉毒桿菌素等針劑療法,副作用較低,效果也穩定。
此外,楊鈞百說,慢性偏頭痛可申請健保給付針劑治療,條件為每月頭痛至少15天、其中8天符合偏頭痛特徵,並持續3個月以上,建議可記錄「頭痛日記」作為申請依據,包括發作頻率、症狀與用藥反應;針劑中,CGRP每月注射一次,肉毒桿菌素則需每3個月施打一次,統計顯示,約7成患者的發作頻率可減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