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股債匯市,近日新台幣急升,兌美元匯價單月累計升值10%,網路銀行擠兌外幣的亂象更突顯資金市場的緊張情緒。特別是在台美貿易磋商啟動、談判進入關鍵期的敏感時點,讓外界聯想到,1985年美國藉由多邊協議施壓貿易夥伴調整匯率的歷史情境,讓人擔憂《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會不會再度重演。
川普日前宣布,對超過70個國家實施最高達49%的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劇烈動盪。儘管目前關稅政策暫緩90天實施,但也讓人猜測川普背後藏著更宏大的藍圖、一個名為「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的構想。
《廣場協議》借「海湖莊園協議」還魂?
「海湖莊園協議」這個名稱,取自川普在佛州的私人度假勝地海湖莊園(Mar-a-Lago),其概念正是借用美國在1985年與德、日、英、法簽署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構想由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的米倫(Stephen Miran)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所提出,主張美元長期高估已造成全球貿易失衡,必須推動全球貨幣體系改革。雖然該構想尚未具體化,但其精神可說是與1985年《廣場協議》如出一轍。
1980年代初期,美國為了壓制通貨膨脹,時任聯準會主席沃爾克(Paul Volcker)大幅升息,聯邦基金利率一度突破20%。但這讓美元空前強勢,使得美國出口產品變得昂貴且缺乏競爭力,大幅削弱美國出口競爭力,導致貿易逆差急遽擴大。
為改善失衡局面,1985年美國與日本、西德、法國及英國五國在紐約廣場飯店召開會議,達成《廣場協議》,協議內容主要包括五國聯手進行外匯市場干預,以壓低美元價值、提振美國出口。

其中,日本是衝擊最劇烈的國家。協議簽署後,五國拋日圓售美元、買入日圓及歐洲貨幣,引發美元急劇貶值,結果造成日圓驚人的大幅升值。從1美元兌240日圓急升至120日圓,幾乎升值一倍,這也對高度依賴出口的日本經濟造成巨大衝擊,日本出口產品價格翻倍,許多出口導向型企業因此面臨困境。為避免出口崩盤,日本政府大規模推行貨幣與財政寬鬆政策,卻意外催生資產泡沫,最終引發經濟長期低迷,進入所謂的「失落的十年」。
台灣壓力升溫
而近日台幣強勢升值,讓人擔憂是否會出現「廣場協議2.0」局面,且正值台美貿易談判期間,而台灣央行對新台幣劇烈波動的被動態度更引發揣測,是否對貿易談判有所考量。
對此,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近期新台幣升值主要是由於市場資金流動與基本面因素所致,並非受到外力施壓。他強調,當前的外匯市場與1985年廣場協議時期有本質上的差異。
也有不少專家認為,川普若試圖重現1985年《廣場協議》式的聯合壓低美元政策,恐怕難以實現。由於川普的行事風格,很難讓盟友相信遵守這類協議能換來穩定,因而不願意簽署協議;而當前市場規模遠大於當年,即便多國協調干預匯市,其效力也已顯著下降。更關鍵的是,美國對中歐兩大經濟體加徵關稅已引發報復措施,雙方關係日益緊張,這使得爭取它們加入任何貨幣協議的難度大幅增加。
儘管「廣場協議2.0」的陰影揮之不去,但當前國際經濟與政治環境早已不同於1985年。無論是全球資本流動的自由化、市場規模的擴大,還是各國央行政策自主性的提升,都讓重演當年多邊協調壓低美元的劇本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