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牙周病治療新境界 顯微鏡輔助牙周再生手術
台灣好新聞
發布於 1 年前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牙周病是成年人常見的口腔疾病,新樓醫院牙周病科林珉璇醫師指出,根據衛福部的資料統計,我國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其中有5成處於嚴重的狀態,而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惡化。

林珉璇醫師提及,面對牙周病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讓牙周病能有良好預後的不二法門,無奈牙周病在破壞初期時,症狀不太明顯,不容易發現,病人經常等到有明顯牙齒動搖或牙齦腫脹流血時才前往就診,難免會面臨部分牙齒需要拔除的命運。

牙周病的成因複雜,主要來自於口腔衛生不佳或清潔方式不當,導致牙菌斑及牙結石堆積,進而引起牙齦發炎,破壞齒槽骨,導致牙齦紅腫、萎縮、牙齒鬆動或脫落等等。其中,糖尿病、抽菸以及體質遺傳都是牙周病的高風險因子。

牙周病基本治療的內容包含全口放射線檢查,全口牙周囊袋探測紀錄,於必要之下,在較為嚴重的牙位施予局部麻醉,進行齒齦下刮術以及牙根整平術。視病情而定,可能需要一到三次的約診。整體狀況較為穩定後,針對特定深層的牙周囊袋,進行牙周再生手術,恢復被破壞的牙周結構,來達到長期穩定的牙周健康。

林珉璇說明,針對顯微鏡於牙周手術治療的應用在此分享,林醫師專精於牙周病治療及缺牙重建,致力於改善病人的口腔健康,重建咀嚼功能,改善生活品質。

新樓醫院配有新型萊卡顯微鏡,輔助醫師執行微創牙周再生手術,相較傳統牙周手術來得更精準有效率。手術傷口更小,術後癒合更快。使用顯微鏡或頭戴式放大鏡等放大工具,可確保牙根表面以及骨缺損處清創完整。尤其在解剖型態複雜的後牙區,骨缺損侵犯至牙根分叉處時,顯微鏡更能協助醫師診斷及清創,後續搭配人工骨粉以及膠原再生蛋白、再生膜的使用,達到臨床附連增加,牙周囊袋深度降低,促進骨缺損癒合以及組織再生。

林珉璇醫師強調,顯微鏡於牙科治療用途廣泛,除了牙周再生手術,也可應用於根管治療,牙齒穿孔修補,根尖手術等精細複雜的處理,透過適當的放大工具,以及醫師的巧手,新樓醫院牙醫部致力於拯救每位患者寶貴的自然牙。

更多新聞推薦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