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據統計,創傷性出血導致的死亡中有高達9成為軀幹內出血,對醫院急診和創傷小組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搶時間找到出血點並止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陳畇澔指出,主動脈復甦性血管内球囊閉合術(REBOA)是近年來開始應用在創傷患者的微創止血術式,台灣近來納入健保給付而開始推行,有了這項利器,將能有效提升嚴重創傷且困難止血傷患的存活機會。
車禍、墜樓、工地意外、跌倒等是創傷的主要原因。四肢的外傷出血通常明顯可見且能即時處置,但若是軀幹如胸腹部出血、骨盆骨折等內出血,往往需要詳細檢查才能診斷且需要進一步安排手術止血。然而,軀幹內出血無法透過直接壓迫傷口來初步止血,因而造成大量的血液流失,嚴重內出血可能導致病人休克死亡。
為了快速檢視傷者情況,當重大外傷的病人來到急診,通常會先去除其衣物,確認是否有明顯可見的外傷,予以緊急處理,即使沒有外在出血或肢體變形,醫師仍需依據病患情況與創傷機轉來考量是否有內出血可能,進一步利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等影像來診斷。若確定有臟器出血、骨盆骨折等嚴重出血,需進一步交由其他專科醫師執行手術止血。
陳畇澔說明:「止血方式通常包括放射科執行血管栓塞、一般外科做剖腹探查找尋臟器出血點止血、骨科處理骨盆骨折等嚴重骨折或由胸腔外科處理氣血胸等。然而,從確定診斷到送至手術室治療的過程往往流失不少時間,嚴重出血的傷者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因病況變化而死亡。」
常見止血方式
放射科執行血管栓塞
一般外科做剖腹探查找尋臟器出血點止血
骨科處理骨盆骨折等嚴重骨折
胸腔外科處理氣血胸
陳畇澔提到:「主動脈是供應身體循環的主要大血管,緊急出血時若能直接阻斷主動脈血流,抑制出血來穩定血壓,便能爭取時間去準備後續近一步的止血手術。急診阻斷主動脈的傳統方式是直接開胸夾住主動脈,但近來研究發現,主動脈復甦性血管内球囊閉合術運用於創傷病人的效果相當好。」
▲陳畇澔醫師提醒,腹痛、胸悶痛、呼吸喘、頭暈、心跳加速、心悸都是休克前兆,民眾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早就醫。(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REBOA有效提升嚴重創傷者生機
主動脈復甦性血管内球囊閉合術,是以導管方式將球囊從鼠蹊部置入病灶上方(例如骨盆出血置於腹部主動脈,腹部出血則置於胸部主動脈),暫停堵塞部位以下的所有血流供應達到暫時性的止血,與直接開胸夾住主動脈的術式相比,對人體傷害小,總體死亡率從9成降至6成,病患在急診就死亡的機率也從6到7成降至2到3成。
主動脈復甦性血管内球囊閉合術僅適用於橫膈膜以下的出血,若是橫膈膜以上的出血仍必須透過手術或栓塞治療。此外,此類作法雖然能止住出血,但有放置時間限制,因此仍必須在時間內找到出血點治療,以免出現其他肢體缺血的併發症。
車禍是所有創傷原因中常見的一種,陳畇澔提醒,創傷造成的內出血初期可能症狀不明確,容易被忽略,可是出血量卻會隨著時間增加,因此務必謹慎面對。不明腹部疼痛、胸悶痛、呼吸喘、頭暈、心跳加速、心悸都是內出血進展成休克前的表現,雖然新型止血技術能有效搶救創傷病患,但提醒民眾如有任何不適仍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搶救時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