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今日新聞] 台股ETF總受益人連續15周創新高,來到585萬人,而今(2023)年以來新增加的台股ETF受益人突破170萬大關,來到1700214人,再進一步觀察今年來增加人數最多前10檔中就有6檔是高息型,顯見高息ETF是今年來最受投資人青睞的台股ETF。不過專家也提醒,ETF不是萬靈丹,要注意追蹤指數的標的與方式,很多時候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另外還要關注「折溢價」問題與「配息來源」等。
ETF全名是Exchange Traded Funds,中文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目標是追蹤指數表現,概念上是把指數裡的一籃子成分股全部放進基金的投資組合內,然後將投資組合切成很多張單價比較便宜的受益憑證,在交易所上市,用市價買賣,等於買一張ETF就能買到一籃子股票,又或著有人把ETF看成是「限定口味」的漢堡,能「一口咬下多家優質公司」,風險也比較分散。
由於ETF與共同基金相較,ETF的投資目標是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省下研究分析的費用,因此包含交易手續費、稅金和管理費等都遠低於股票和共同基金。進入門檻低又較能分散風險,因此這幾年來成為小資族與存股族的投資理財首選。但專家提醒,有些眉角還是要留意,以免風險上身或是「賺了股利、賠了價差」!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就提醒,現在標榜配高息的很多,名稱可能都很像,但實際上追蹤的標的不太一樣,且又區分主題式的,如永續ESG、半導體、元宇宙等,追蹤的成分股占比可能也不盡相同。例如投資人以為某檔主題式半導體ETF可能追蹤晶圓代工龍頭占比最多,但實際上可能不是。且追蹤指數用的方法,各家也不太一樣,有的可能用期貨選擇權來操作,這樣可能衍伸一些交易的成本,投資人都要注意。
再來是折溢價的問題,黃文清表示,ETF有兩種價格「淨值」和「市價」,市價是投資人在申購時的價格,淨值則是該檔ETF所有持股市值加總後除以發行的張數,也就是該檔ETF真實價格。市價不一定會與淨值相同,若交易價格高於淨值則為溢價,交易價格低於淨值則為折價,投資人在買賣交易ETF前,應要注意ETF折溢價情形。
之前證交所就曾提醒,倘若溢價幅度太高,根據市場調節機制,市價最終會往淨值靠攏,換句話說,買到高溢價ETF的投資人就容易因溢價收斂而造成虧損。黃文清建議投資人在購買ETF之前,都可到各家投信網站上看盤中即時折溢價的資訊,以確保權益。
再來是,現在流行高配息的ETF,大家追求好的現金股利,但近來外界詬病「收益平準金」遭濫用,被用來創造「高股息」假象,被金管會盯上。黃文清表示,「收益平準金」原意是要讓配息穩定,不會因為規模膨脹而讓配息縮水,但若過度使用「收益平準金」,可能造成本金上的侵蝕。因此,他建議投資人投資ETF,要看的股息來源得要注意,看主要是來自「收益平準金」、是資本利得(交易成分股產生的獲利),還是成分股的配息,他認為配息仍以成分股配息為主比較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