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怎辦? 「馬鞍型吊帶」照護三個月恢復正常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7 天前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一名寶寶(女/化名,6個月大)出生前,家人就認為是屬於髖關節發育不良高風險的小孩,出生第二天經超音波檢查,發現髖關節發育狀況不是很好,經醫師鼓勵及分析,接受「髖關節馬鞍型吊帶」治療,目前嬰孩髖關節已穩定,而且成熟發展。

新生兒常見「髖關節發育不全」 超音波可精準揪出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院長陳家玉表示,新生兒、嬰兒髖關節發育不全很常在新生兒、嬰兒時期發生,假如沒有注意到的話,會影響到他以後的發育,變成長短腿或需要手術矯正。

陳家玉補充,使用超音波可以很準確的診斷出小孩子有沒有髖關節發育不全,這比理學檢查準確,所以及早發現的話,可以及早衛教,讓父母知道要怎麼樣照顧,避免繼續的惡化,也可以避免以後的手術。

「馬鞍型吊帶」照護 三個月回復正常發展

彰基醫學中心骨科部副主任、彰基兒醫兒童骨科主任王偉勛表示,這位小朋友是去年12月出生的新生兒,她的媽媽因為本身就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疾病史,小朋友具高度遺傳風險。因此,小朋友在出生的第一天,就接受理學檢查,同時也接受小孩新生兒髖關節超音波的檢查,在檢查過程發現髖關節有發育不良的情形。所以,當下提供家長相關的髖關節照護的諮詢,提供正確的把小朋友的雙腳打開,呈現M字型直立式的抱法。

同時因小朋友是比較嚴重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就提供使用「馬鞍型吊帶」的照護,經過3個月之後,髖關節超音波檢查,已經呈現正常發育、成熟的髖關節;同時,理學檢查也是呈現陰性,髖關節已穩定,而且成熟發展。

首成立「髖關節發育不良照護服務團隊」 照護小朋友髖關節健康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是第一家投入「髖關節發育不良照護服務團隊」成立的醫院,同時也是第一家通過這個評鑑的醫院,也就是全台第一家提供新生兒所需要的髖關節照護服務。團隊的蕭淑貞個管師是護理師,負責需要追蹤與照顧的新生兒,主動和家屬聯絡,針對新生兒父母親進行相關髖關節照護的衛生教育,同時也會提醒家長,怎麼去正確的抱、包及揹負小孩子,希望可以透過自然的方式,不用吃藥、不用打針,就可以讓小朋友擁有健康的髖關節。

【延伸閱讀】

阿公阿嬤有夠強! 9旬嬤舉起62.5公斤、7旬翁舉起147.5公斤

年長者近8成肌少或骨鬆 醫警示:恐減壽10年!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3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