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蛀牙不治恐致命?5旬男齲齒釀蜂窩性組織炎 醫警告了
NOW健康
更新於 23 天前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醫生,我的臉腫起來了,又腫又痛,怎麼會這樣?」1位年約50多歲男性,某日突然覺得左邊牙齒感到微微疼痛,想說好好刷牙漱口,看看能不能自己改善,但兩天後左邊臉腫了起來,且疼痛難耐。急忙到醫院就醫,診斷發現原來是齲齒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口腔疾病造成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 醫解析常見症狀


除了齲齒之外,牙周病、根尖周圍炎、智齒冠周炎…等的慢性發炎,都有可能造成臉部的蜂窩性組織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蒲永峻解釋,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是由牙齒的細菌引起急性感染,最常見症狀為臉部或下顏面部或頸部突然腫脹,嚴重可能會進一步引起張口受限、發燒、吞嚥困難,或併發上呼吸道阻塞、敗血症等,造成嚴重且廣泛的發炎,甚至危及性命。


蒲永峻說,當齲齒發生時,如果放著不管,就會越蛀越深,形成嚴重齲齒引發牙髓炎甚至牙髓壞死。當牙髓壞死後,需要進行根管治療,將壞死的神經血管及細菌清除。有些民眾覺得牙髓壞死後,牙齒反而不會疼痛不適,就不須治療。但事實上,細菌會在牙髓腔中大量孳生,造成根尖周圍炎的慢性發炎。當身體免疫力狀況良好時,它能和平共存,一旦身體狀況不好,像是糖尿病病患、老年人或是經常熬夜睡不好的人,就可能會開始腫脹化膿,甚至造成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


預防齒源性感染 定期洗牙很重要


一旦發生蜂窩性組織炎,就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先控制感染,避免感染惡化蔓延,此時醫師會視情況切開引流膿瘍來減少腫脹輔助治療,但如果需要拔牙手術,還是得等蜂窩性組織炎改善後才能進行。


蒲永峻表示,大部分的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常都是民眾疏於口腔保健的照護,或是發生感染病兆時因工作忙碌或是經濟因素而自行亂服用藥物,結果造成感染惡化。因此,平常就該留意自身的牙齒狀況。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定期牙科洗牙檢查對於齒源性感染無疑是最好的預防。


更多NOW健康報導
▸胸痛、呼吸困難別輕忽! 圖解氣胸5大成因帶你1次搞懂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3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