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不只兒童要塗氟! 「9大齲齒高風險者」每3個月更要做1次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7 天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持續推行「保存自然牙」,除全民健保原有的牙結石清除(俗稱洗牙)治療外,針對「高齲齒風險患者」提供每3個月1次的塗氟治療,包含:糖尿病、65歲以上、中風、帕金森氏症、洗腎、使用雙磷酸鹽類或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癌症、身心障礙(肢體障礙、慢性精神病患者、重要器官失去功能)患者,讓國人口腔照護更加全面、沒有漏洞。

血糖控制不佳牙周病問題多 慢性病有併發症

牙周病與糖尿病的其它併發症相同,均與血糖控制有密切相關。糖尿病患者因易罹患牙周病、牙齦萎縮、牙根外露、口水分泌減少、運動協調下降影響潔牙動作、系統性疾病/服用藥物等問題,口腔狀況不佳;中風與帕金森氏症患者,因為手部動作受限,造成病患自我口腔照護能力不足,因而提升牙科疾病風險,且服用之藥物易造成口乾等口腔環境變化。

洗腎者牙結石機率高 服骨鬆藥易產生牙周病

至於洗腎患者,由於透析治療造成免疫系統能力低下,且洗腎患者的牙菌斑和牙結石指數比一般健康的人更高,伴隨唾液分泌減少;除此之外,使用雙磷酸鹽類或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患者,抗骨鬆藥物會影響齒槽骨吸收,不利齒槽骨及牙齦組織的癒合。因此病患使用藥物後更容易產生牙周疾病,後續須密集規律的口腔檢查、追蹤、及早治療牙疾、定期洗牙、保持良好口腔衛生,可大幅降低顎骨壞死的發生率。

對於癌症患者,不同部位惡性腫瘤自發生至治療中,乃至於治療後等不同階段皆可能增加患者牙科疾病的風險。而患有肢體障礙、慢性精神病患者、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此類患者自我照護能力受限,亦屬於高風險患者。

齲齒高風險族群 首要照護牙周健康

針對前述高齲齒風險患者,提供民眾更完整的口腔醫療服務,協助民眾保存自然牙,並擁有良好的口腔健康,讓牙周病的照護更加全面、沒有漏洞,提升國人的生活品質。同時呼籲國人重視平時的口腔健康維護,才能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產生,延長自然牙的使用年限。

【延伸閱讀】

5歲童2年沒看牙 蜂窩性組織炎一口氣拔掉9顆牙!

未老齒先搖?恐是心血管健康拉警報 落實潔牙唯一解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3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