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甲狀腺手術最怕「這件事」 醫呼籲:這樣選擇更安全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1 個月前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手術是根治甲狀腺腫瘤方式之一。不過,醫師透露,甲狀腺的血流豐富,手術最擔心的風險是術後出血,過去就曾聽聞有病人血腫壓迫氣管,因此缺氧變成植物人的案例,要格外小心。建議治療前應與醫師主動溝通與討論,選擇更安全的方式進行診治。

傳統手術傷口大、出血風險高

蔡欣恬醫師指出,常見的甲狀腺腫瘤如良性甲狀腺結節、惡性甲狀腺癌。臨床上,如果甲狀腺結節過大壓迫到氣管、食道,導致呼吸不順暢、吞嚥困難,或是影響美觀,會建議手術摘除甲狀腺;若是甲狀腺癌可能還得廓清頸部淋巴結,合併放射性碘-131治療。

術中器械輔助 病人治療更安全

蔡欣恬表示,傳統手術傷口長達5~8公分,止血又是手術時重要環節之一,綁線止血耗費花時間,手術多半長達約1至1.5小時才能完成。目前可搭配組織凝集儀合併神經監測器,不僅可以加速手術時間,也降低術後出血的併發症風險,臨床上,病患接受度高,通常醫療保險都能給付。「病人手術時間短,麻醉時間減少、手術風險越小,降低喉嚨腫脹機率,縮短恢復期」。

蔡欣恬解釋,組織凝集儀是藉由精準地控制且即時調整能量輸出的時間及功率,使組織與血管永久閉合,進而阻斷血流供應有效止血,幾乎不再需要綁線,不僅大幅縮短手術時間一半以上,讓醫療團隊與患者能更加安心接受治療。

「甲狀腺手術也要避開小心喉返神經及上喉神經。」蔡欣恬說明,傷害喉返神經恐造成聲帶麻痺,而傷害上喉神經可能造成聲音沙啞或發不出高音等併發症,雖然喉返神經、上喉神經位置差異不大,但每位病患的甲狀腺腫瘤大小不一,或是二次開刀神經沾黏的程度不同,且肉眼無法準確分辨,利用神經監測器藉由電流刺激傳達神經訊號,就能精確避開喉返神經及上喉神經,大幅提升安全性,也能更快速完成手術。

國際甲狀腺意識月 醫籲主動檢查甲狀腺

蔡欣恬分享,5年前曾與海外醫療團隊到斐濟義診,因當地沒有甲狀腺腫瘤專科醫師,很多病人甲狀腺結節巨大,甚至有達10公分以上,「就像是掛著2顆椰子一樣」;然而,甲狀腺結節越大、手術難度越高,出血風險也越大。

相較台灣醫療發達、就醫方便,蔡欣恬呼籲,每年1月是國際甲狀腺意識月,建議國人主動檢查甲狀腺,尤其甲狀腺腫瘤幾乎沒有症狀,有甲狀腺癌家族史者更應定期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萬一需要手術建議主動與醫師討論選擇更安全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甲狀腺亢進控制不佳 恐引起癲癇爆發性發作

甲狀腺結節小心癌變! 女音樂家這樣做不留痕跡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3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