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停經後出血非逆齡,要小心! 「這些人」恐子宮內膜病變上身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 年前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一名53歲已停經一年多的林姓婦女,日前又發現陰道出血,一度猜想是否保養得宜,身心狀態逆齡使得月經回歸。但是出血量多,出血型態與月經不同,因此至婦產科門診諮詢。在醫師的解釋後,接受了子宮鏡檢查及子宮內膜切片,隨後證實為子宮內膜癌。

小心子宮內膜癌 女性患病數增升

衛福部南投醫院婦產科凌大維醫師說明,近年來在台灣,子宮內膜癌的患者急速竄升,除了女性乳癌之外,子宮內膜癌是排名上升速度最快的婦女泌尿生殖道的癌症,超過了子宮頸癌。

凌大維醫師指出,致病的潛在因素與工商業形態的社會和汙染的環境息息相關。舉例來說,肥胖、三高、代謝疾病症候群、早來經、晚停經、懷孕生產減少、環境賀爾蒙汙染、塑化劑氾濫等,這些誘因促使子宮內異病變,子宮內膜癌病例大幅增加,而且年輕化。當然某些關鍵的基因變異或缺失,也提供罹病的可能性。

定期抹片檢查 留意停經狀況

凌大維醫師建議,即使在停經前,有危險因子建議須就醫檢查是否有子宮內膜病變的可能性。在接受每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可以請醫師對於子宮及卵巢的健康進行評估,其中也涵蓋子宮內膜疾病的可能性;有九成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出現停經後出血的症狀,因此應該多留意這個警訊。

預防子宮內膜癌 生活型態莫忽視

凌大維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的厚度在停經後的評估是5mm以下為宜,但是單憑內膜的厚薄,並不足以診斷子宮內膜癌的婦女,所以每個停經後出血的婦女,都必須考慮子宮內膜病變的可能性,而子宮鏡和內膜搔刮手術,是診斷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呼籲健康的生活型態、飲食、運動、適當的BMI和密切注意身體狀況仍是預防子宮內膜癌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剖腹產疤痕外孕難順產!臺大成功3例 不可能任務登國際期刊

子宮切除對女性有「這些」影響 子宮肌瘤不一定要切除子宮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