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單純恐慌症發作不會致死! 大型研究曝事後「一舉動」才害死亡風險增
匯流新聞網
更新於 2 年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恐慌症發作,患者常在極短時間內出現強烈「身體不適」及「恐懼」,無不擔心自己下一秒鐘就可能突然心臟停止過世,但國內大型研究發現,其實單純恐慌症發作不會致死,會要命的反而是患者濫用酒精或其他成癮性物質來減緩焦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研究團隊是使用全國健保資料庫研究29萬8466名恐慌症病患,進行追蹤後續死因預後,結果發現,恐慌發作本身並不是致死的疾病,然而,若恐慌症病患合併成癮物質使用,則明顯增加死亡風險。

第一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張祜銘表示,一般所謂的恐慌是焦慮情緒的一種,而在醫學裡所稱的恐慌(panic)發作或恐慌症,則專指在極短時間內出現並加劇的強烈身體不適及恐懼。而病患主觀上,有對失控的恐懼,甚至對死亡恐懼,擔心自己突然心臟停止過世。

一般而言,恐慌發作的不適,包含:心悸、胸悶、手抖、全身冒汗、手腳冰冷或麻木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症狀。

張祜銘說,大約8成病患的症狀會改善,恐慌發作也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但大約2成病人的恐慌症會反覆發作,且可能會對可能隨時來的恐慌發作產生預期焦慮,或是擔心在特定場合恐慌發作,例如人多的地方、密閉的空間等,甚至因此避免出入類似場合影響該有的社會功能。

研究團隊將恐慌症的族群與未患有恐慌症的族群依據年齡和性別配對之後,發現患有恐慌症族群的整體死亡風險並未更高;依死因分類,心因性突然死亡的風險也沒有更高。

要命的是,通訊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郭千哲指出,面對反覆恐慌發作,有些人會選擇使用具鎮靜效果的酒精或其他成癮性物質來減緩焦慮,然而,這些成癮物質的濫用可能造成身體器官病變,例如酒精濫用會導致心血管、肝膽腸胃等器官病變。

郭千哲說,此外,減少或停止使用酒精時的戒斷症狀,包含手抖、心悸、冒汗、緊張等,會跟恐慌發作的症狀重疊,導致恐慌症的相關症狀更加嚴重,簡言之,恐慌症會增加酒精濫用風險,而酒精濫用問題又會導致恐慌症惡化,面對此惡性循環,避免酒精濫用是明智的選擇。

醫師強調,恐慌症若未妥善治療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目前國際建議的治療方式除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例如系統性減敏法也有很好的效果,建議如有類似恐慌症狀者可至精神科就醫,和醫師討論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逾40歲一半有勃起功能障礙! 醫點名「三類人」不舉時間點會更早

看病開刀花多少? 就醫收費明細即起全曝光!健保APP一滑即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