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近年日本興起「終活」一詞,意味「臨終活動」,包括預先安排好保險、照護、墓地、喪禮以及財產繼承等課題。《康健》進行全台第1份「終活大調查」,顯示九成熟齡族(50至64歲)認為「終活」很重要,但卻有三成沒做安排,甚至六成的有資產族群不知道如何處理老後資產。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夏韻芬倡議及早寫遺囑,「遺囑交代的不是只有有形的財產,更是對至親滿滿的愛。」
曾任基隆地院法官的律師林李達英日常生活忙碌而充實,原想說「終活10年後再規劃就好。」但2019年底突然中風送進榮總,鬼門關前走一回的他,體認到生命中太多不確定,規劃終活不能等。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調查顯示,高達92%受訪者都認同「在生命最後20、30年,需要事先設定規劃,別在身後留下遺憾和爭端」很重要,也有高達84%的人認為簽署簽屬放棄急救同意書、預立醫囑及器官捐贈很重要。
以上內容由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