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定期接受篩檢 做好乳癌防治保健康
台灣好新聞
發布於 3 年前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70歲女士乳篩檢查後發現左側乳房有微小鈣化情形,經由轉介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外科門診。醫師先進行放大攝影和乳房超音波,疑似鈣化情形可能為惡性,再經與病人討論後,採微創手術--立體定位乳房真空抽吸組織檢查,病理報告為原位乳癌,經局部乳癌擴清切除手術,加上標靶藥物及放射線治療,病人目前定期回診追蹤中。

新竹臺大分院影像醫學部陳鏡如醫師說明,乳癌發生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乳癌史、一側乳房得過乳癌、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 、未生過孩子或在30歲後才生第一胎、未餵過母奶、初經早、停經晚、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等。而乳癌相關的症狀則有多種表現,包括無痛性乳房腫塊、乳頭凹陷、乳頭異樣分泌物,例如:帶血分泌物、乳房外型改變、局部凹陷、凸出、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或是腋下淋巴腺腫大等,建議民眾平日應多留意身體是否有上述症狀,如果發現應盡早就醫治療。

陳鏡如醫師表示,随著預防醫學的觀念逐步發展,越來越多民眾會定期接受全身健康檢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提供了國人四癌篩檢項目,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之目的,其中乳癌篩檢,適用對象有(1)45-69歲婦女以及(2)40-44歲婦女具家族乳癌病史者(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姐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兩類。主要是借由乳房攝影去偵測是否有微小鈣化、不對稱、硬塊或是無症狀、無可摸到腫塊的零期乳癌(原位癌),是目前醫學實證證實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

陳鏡如醫師提醒,根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的統計,臺灣地區的女性癌症十大死因中,乳癌排名第二,僅次於肺癌,光是2021年就有2,913名女性死於乳癌,粗估死亡率為24.6 (每十萬人口)。但乳癌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可能做乳房保留手術,5年存活率更可達90%以上,建議民眾建立自我保健觀念,平日多加留意乳房是否有異狀,並定期接受乳癌篩檢,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更多新聞推薦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