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牙齒問題勿輕忽 注意牙周病警訊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3 年前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隨著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攀升,慢性疾病以及其造成的功能障礙之盛行率也急遽上升,其中和口腔相關的常見疾病之一就是「牙周疾病」。依據衛福部國健署的調查,台灣人牙周病的盛行率高達八、九成以上。

牙菌斑久未清 小心患牙周病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牙科侯郁芹醫師指出,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支持組織被細菌感染後所造成的疾病,而這個致病原稱為「牙菌斑」。口腔內的一些細菌很容易黏附在牙齒表面上,通常在進食後數小時之內就會累積,若沒徹底移除,細菌就會堆積在牙齒外表面、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以及牙縫之間,形成軟的薄膜、淡黃或白色狀的東西,這就是牙菌斑。時間久了,牙周組織就會受到破壞,甚至造成牙齒掉落的風險。

正常的牙周組織呈現淡粉紅色,不會無故出血,若出現下列症狀或現象,可能是牙周病的警訊:刷牙時牙齦出血、口腔有異味、牙齦產生膿包或腫脹、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縫變大、牙齒敏感、牙結石堆積或咀嚼無力等,甚至會感覺有牙齒鬆動、牙齒在跳舞的現象,建議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治療。

正確刷牙觀念 清潔工作徹底

刷牙並不是次數愈多愈好,重點在於是否正確有效地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斑,若天天刷牙仍持續流血,代表口腔清潔沒有很確實。因此,選擇合適的口腔清潔工具是很重要的;清潔牙齒時,牙刷、牙間刷和牙線都要互相搭配使用,才能夠有效清潔牙齒。另外,每天要養成用餐後及睡覺前刷牙的好習慣,因為殘留的食物碎削可能會成為細菌的養分來源,唯有確實做好清潔牙齒的工作,才是最基本且能有效抑制牙菌斑滋生和預防牙周病的途徑。

成功的牙周病治療,首重病人口腔衛生;維持好的口腔清潔,輔以適當的潔牙工具,再加上醫師專業的治療,以及病人與牙醫師間的互相合作,如此可大幅減少牙周被破壞的機會。牙周病治療後,仍然必須持續徹底清潔牙齒,同時也要增強個人免疫力,像是均衡飲食、避免抽菸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常作息等,更要持續定期回診追蹤,以確保有效控制牙周健康,如此可大幅降低後續耗時、複雜的療程。

【延伸閱讀】

害怕看牙者九成有缺牙問題 醫籲積極治療、牙齒缺一不可

牙周病清潔工作不可少 中醫治療有幫助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