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SQUARE ENIX 發行,預定 2023 年中推出的最新本傳作品《Final Fantasy XVI》(以下簡稱為《FF16》),於日前公開第三波預告片「野心」,並配合於多家國際媒體刊出針對製作人吉田直樹、遊戲總監高井浩等核心製作團隊專訪。更配合預告片補充了許多在其中有出現,但並沒有詳細提及的世界觀設定細節,以下就要為玩家匯整各家媒體的專訪內容。
《Final Fantasy XVI》「野心(Ambition)」※影片自帶繁體中文字幕,觀看時可以開啟
把水晶看作油田的寶貴資源
《FF16》舞台是在一個被稱為伐利斯傑亞(ヴァリスゼア)的世界,大氣中富含乙太(エーテル),伐利斯傑亞人會透過集中乙太來施展魔法,造就大量運用魔法的文明。乙太來源是稱為母水晶(マザークリスタル)的巨大水晶,大家身上都會攜帶由母水晶切割出來的小型水晶作為魔法觸媒。附帶一提,伐利斯傑亞的語感雖然和《FF14》的世界觀艾奧傑亞(エオルゼア)十分接近,不過兩者並沒有任何關係,吉田製作人表示其實只是他很喜歡這種在日文當中帶有濁音的發音。
但伐利斯傑亞近年遭受名為「魆黑地帶(黒の一帯)」的現象侵蝕,所謂「魆黑地帶」其實是指該地區乙太秏盡後發生的乾枯化,當中不僅草木不生,就算攜帶水晶也無法使用魔法,可說是個完全無法讓生物生存的死亡地帶。也因為魆黑地帶的威脅,使得各國為了保存更豐富的乙太開始爭奪母水晶,引發了後來稱為「召喚獸大戰」的戰爭。
團隊在專訪中說,其實大家可以把乙太想成石油,母水晶是油田。而故事中的大戰就是一場因為石油已經有枯竭徵兆,所以各國便慌忙地開始搶奪油田確保自己國家有最多石油可用的能源戰爭。
並非描寫沈重故事,而是追求真實感造成遊戲無法全年齡向
召喚獸在伐利斯傑亞的定位還沒有完全公開,目前知道每種屬性只會有一隻召喚獸,比如說火屬性就是不死鳥(フェニックス),地屬性就是泰坦(タイタン)。召喚獸會寄宿在顯化者(ドミナント)身上,顯化者可以透過召喚獸直接施展出魔法,甚至是化身為召喚獸來作戰。專訪中提到除顯化者外,還有一種介於一般人與顯化者之間,雖然沒有寄宿召喚獸,不過可以不靠水晶就施展魔法的「持有者(ベアラー)」存在。但因為可直接施展魔法,在高官權貴眼中是很危險的存在,所以這些持有者多半都遭到迫害。
至於顯化者在各國地位都不太一樣,比如說在崇拜母水晶的鐵王國,因為母水晶是信仰對象所以嚴禁一般人使用魔法,因此顯化者就等於是天生的罪人。然而在其他大部份國家都相對受到敬重,比如說主角克萊維(クライヴ)出身的羅札利亞公國(ロザリア公国),因為不死鳥曾經拯救國家,所以是由歷代顯化者擔任國家元首。
由於出現天生原罪與集體迫害等較為沉重的描寫,再加上遊戲事前已經透露分級可能會是歷代最高,所以不少媒體都問到與分級相關的問題。關於這點吉田製作人表示,雖然的確是有想要跳脫所謂「青少年冒險故事」這個範圍的意圖存在,但倒也不是加入殘酷描寫去拉高年齡分級。只不過團隊因為有《FF14》的相關經歷,很了解因為目前遊戲業界分級制度越來越嚴謹,所以要堅持全年齡分級,很難描寫出更有真實感的場面。還特別舉例:「比如在經歷一場困苦戰鬥打倒一頭巨龍後,角色十分激動便一腳踏在龍頭上大聲咆吼,光是這樣就可能無法符合全年齡分級的規範」。
但顯化者和持有者雖然說可以直接使用魔法,卻也不是不用付出代價。不透過水晶使用魔法及化身為召喚獸,看來會對使用者的身體造成極大負擔,最終甚至會讓身體部份甚至是全身石化,這點也是故事的關鍵要素之一。吉田製作人說,本作故事並沒有明確的邪惡大魔王存在,真正要對抗的東西,是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但卻經過扭曲而不正當的法則。
另外有媒體注意到,遊戲主角克萊維在設定上似乎並不是顯化者,可是在上次專訪當中有透露,本作會有召喚獸對召喚獸這種等級的超大規模戰鬥,但既然玩家操作的克萊維並不是顯化者,那麼在這種戰鬥中操作的召喚獸又是怎麼回事。對於這點團隊則是語帶保留不正面回應,看來是真的問到了關鍵,但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得等待日後更仔細的情報公開了。
放入「過重」的民族多樣性,就會偏離團隊想要表現的故事
本作在故事中有五個國家,在這次的宣傳影片當中全都已經登場,除了前面有提到的羅札利亞公國和鐵王國外,還有宗教國家贊布雷克皇國(ザンブレク皇国)、唯一沒有君主的合議制國家達爾梅奇亞共和國(ダルメキア共和国),以及一名顯化者統合了數十個部族打造出的戰爭國家渥魯德王國(ウォールード王国)。
但本作並沒有採用開放世界設計,這五國雖然在故事中會出現,但是在遊戲裡並不會說在地圖上有這五個國家,玩家可以自由跑到每個國家的各個不同區域。而 IGN 的記者表示這次公開的故事背景,特別是各個國家的文化差異與國家之間的互動,很有知名美劇《權力遊戲》的感覺。
團隊則是說團隊成員裡的確有很多《權力遊戲》的劇迷,所以應該是會有一些看起來很相似的要素存在沒錯,但無論如何這些相似之處都只是表面上的相似。因為本作並不是以國家政治為主題的作品,而是遊戲主角克萊維的故事,在他身邊的確會有和政治相關的事件發生,但是他多半都不會是核心人物,反而是被更加強大的力量在玩弄,並在最終決定要反抗命運,不再受人操弄。
IGN 記者還特別問到了有關遊戲故事的多樣性,由於這幾部宣傳預告片出現的角色看起來大多是白人,在(歐美)玩家間引起了一些討論,所以想要確認最終遊戲是否會出現更多不同人種的角色。對於這個說真的不是很好回答的問題,吉田製作人則是表示,因為創作當中的多樣性,在最近是很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所以原本就有預期到會有類似的疑問。
只不過本作的故事背景大量參考了中古世紀歐洲包含歷史、文化、政治以及人類學等各個方面的要素。因為故事主題是「受到魆黑地帶威脅,因而流離失所的土地和人群」,所以故事舞台的設定也不是整顆星球,而是集約在一塊大陸上面。是個沒有先進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的時代,在一個地理和文化上都與外界隔絕的大陸。因為這樣,如果要讓伐利斯傑亞擁有與現代地球社會相等的多樣性並不現實。
並舉出同樣是由團隊製作的《FF14》世界作為比較,說像《FF14》就是描寫整顆行星(甚至包含衛星與外宇宙)的故事,所以能夠在國家、人種和文化等各方面盡情發揮。但是《FF16》的世界觀是一個與外界隔絕的伐利斯傑亞,這點在故事基礎核心部位上佔有非常重的地位。所以就算是要在故事舞台上加入多樣性,但如果放入「過重」的民族多樣性,就會偏離團隊想要表現的故事,也就是雖然是奇幻但卻有實際歷史存在的故事,破壞了團隊為了創作出理想的故事,而刻意給自己加上的限制。
並且強調《FF》系列的本質一直都是對立和糾葛,特別是在人類歷史中不斷出現的「權貴人士和少數一部份被優待的人物,與被他們使喚或是遭到壓迫者之間的對立」。團隊也希望能讓各位玩家,透過遊戲大魄力的戰鬥,去體感這種對立和糾葛,這是遊戲身為互動式娛樂的特長。也因此為了要避免會讓玩家有先入為主的觀點,並在最終引發爭執的可能性,就很難在主角群當中再加入多種不同民族這種要素。
團隊比起一個人物的「外觀」,更加重視他們身為人的「內心」。這是種十分複雜,並且會對其性質、背景、信念、性格和動機等多方面產生影響,營造出不同多樣性,擁有一段一定可以讓玩家有許多共鳴之處的故事。所以說伐利斯傑亞當然是有多樣性存在,雖然可能不是在所有層面上都擁有大家預期中的多樣性,不過絕對是符合遊戲舞台設定,能夠和故事相輔相成,忠實於開發團隊靈感和概念的多樣性。
首輪輕鬆玩,二輪提供高手炫技模式
在專訪當中也提到了部份與系統相關,特別是在角色建構方面的內容。克萊維會隨故事進度,獲得更多不同召喚獸的力量,每一種召喚獸都有四種不同的特殊能力。玩家可以同時裝備三種召喚獸,在裝備召喚獸時可以從四種特殊能力中選擇兩種。可以同時裝備六種特殊能力,基本上就是透過對特殊能力的取捨,以及過去專訪中有提到的各種裝飾品裝備來打造克萊維的角色建構。製作小組表示,其實在概念上很像是把《FF5》的職業系統,轉用在動作遊戲的設計上面。
只不過也強調不需要聽到有角色建構要素,就先入為主認為遊戲系統會很複雜。吉田製作人說,他的堅持就是要讓玩家「什麼都不用去思考也能進行遊戲」。所以當獲得全新召喚獸能力時,就必須要直接裝備在克萊維身上。表示在系統面上可以去提示玩家應該要如何調整克萊維的建構,但是絕對不能強迫玩家一定要去改裝特殊能力。當然他也很了解這樣子可能讓很多玩家玩到全破都沒有接觸相關內容,身為遊戲創作者一定會很不樂見。
不過還是堅持認為在第一輪遊戲中只要這樣就好了,在第一輪遊戲中盡可能讓玩家玩得足夠痛快,讓玩家喜歡上遊戲後,自然就會開啟第二、第三輪遊戲多加鑽研。高井總監則是補充說,因為團隊認為在現代這個直播盛行的時代,大家接收資訊的管道非常多種,所以認為不太需要在意玩家能不能在遊戲中玩一次就接觸到所有內容。透過包含直播影片在內的各種資訊傳播,自然而然就會有興趣更深入研究的玩家接觸到更多不同訊息,成為他們鑽研遊戲的動力。
團隊也再次強調,基本上本作依然是《FF》系列遊戲,所以基礎難度並不會太高,特別是在開啟「專注故事(ストーリーフォーカス)」模式下進行遊戲時,絕對可以讓所有玩家都輕鬆享受遊戲。而在全破遊戲之後,除了有可以繼承前一輪遊戲所有要素重新開始的第二輪遊戲以外,還準備了一個玩家等級固定的高階模式可以遊玩。吉田製作人更是希望所有喜歡炫技的玩家都可以來挑戰這個模式。
在專訪最後,團隊重申遊戲完成度已經達到九成五的階段,所以應該是可以如期與各位玩家見面。並且預告在今年內還會再有一部宣傳預告片釋出,團隊認為擠牙膏式的情報公開手法,很可能會讓玩家在正式接觸遊戲前就已經感到資訊疲勞,所以打算會在明年以後直到遊戲正式發售前一段時間,才開始介紹遊戲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