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在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自草案一發佈後引發社會關注及廣泛討論,草案要求網路平台業者須管制站台上的謠言、不實資訊與違反法律規定之相關內容,消息一出引發相關業者與社會大眾對於條文侵害人民言論自由的疑慮。根據《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中《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整理出網友對於《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的討論聲量與看法。

8月18日,NCC舉行第三場「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公開說明會,並邀請PTT、Dcard、巴哈姆特等社群平台業者與會,討論草案規範相關事宜。與會業者於說明會上表示當前草案有許多實務上難以達成的面向,像是該如何依循哪種標準以判斷訊息「屬於不當言論」,容易引發爭議,也可能進一步導致網友的言論自由受到侷限,而業者如果不進行管控,恐遭罰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之罰鍰。相關事件引發網友譁然,在19日開始吸引到大量關注,甚至出現網友玩笑留言:「此留言違反數位中介法已被刪除」以示抗議。
8月21日,NCC發布三點聲明,表示草案僅是初版,規範範圍與作法將會在日後匯聚各方意見進一步討論,並澄清並無部分網友流傳「強推草案」的情況發生。有網友針對NCC的表態表示多方看法,如「一堆法案不修,控制言論倒是很快」、「服務法如果有問題,可以再改,再多一些監督機制以防過度侵害,但絕對不是一昧反對立法」等,也有部分網友發現草案納管範圍涉及LINE等通訊軟題的內容流傳,並表示「這樣不是什麼話都不能說了嗎」,再次引發譁然。

關於《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是否應通過,網友存有不同看法。
反之,反對草案通過的網友則提到「傾向於主張條文一旦不夠明確,
另一方面,
《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提案目的本為防治網路犯罪,然而其條文牽涉面向廣泛且細節複雜,因此實際上執行的可行性及民眾表意自由的權益皆有可能造成影響,該如何兼具民眾權益及又能有效控管網路犯罪的發生,是NCC必須正視且謹慎處理的課題。(實習編輯:蔡宥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