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57歲婦停經3年「月經又來了」 誤以為回春!竟是子宮內膜癌
匯流新聞網
發布於 3 年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停經後陰道又出血,不是「回春」,而是大麻煩!一名57歲的婦人,已經停經3年多,但3個月前又開始出現陰道出血,由於身體沒有不適,讓她誤以為是月經又來了,並不以為意,直到近一個月出血情形越來越嚴重,這才前往醫院就診,結果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達1.2公分,進一步子宮內膜切片,檢驗結果竟是子宮內膜癌。

幸運的是,該名婦人由於初步診斷為早期子宮內膜癌,在醫師建議之下,立即接受手術治療,術後的病理報告確認為第1期子宮內膜癌,後續定期回診追蹤,預後情形良好,並未出現其他後遺症。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提醒,婦女停經後出血千萬別大意!依據201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新診斷出子宮體癌個案3124名,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17人,年齡中位數56歲,為國人婦女癌症發生率第5位;另外,2021年子宮體癌死亡人數為48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2.3人,亦為婦女癌症死因第10位。

林莉茹說,子宮內膜癌為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症類型,每年新診斷子宮體癌個案中有超過9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常見異常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除了與服用含荷爾蒙成分藥品或保健品有關之外,有可能是子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癌的徵兆,因此停經後一有異常出血應及早就醫。

國健署指出,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包括: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罹患糖尿病等因素。上述族群要格外留心。

國健署同時建議,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規律運動、適量飲用咖啡、健康飲食及維持適當體重,可有效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嘴巴「5狀況」當心口腔癌! 做對這件事能降2成6死亡風險

老是難當爸! 36歲的他「精蟲原地打轉」竟是精索靜脈曲張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