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力抗全球糧食大戰 蘇治芬與農委會推動大豆玉米輪作
勁報
發布於 3 年前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立委蘇治芬為協助提高國家雜糧自給率,特與農糧署胡忠一署長、臺中區農改場李紅曦場長、台南區農改場 楊宏瑛場長、臺灣雜糧發展基金會林源泉董事長、福壽實業洪堯昆董事長、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蔡財興總召、四湖鄉長參選人陳明新、北港鎮長參選人張勝智、議員參選人顏嘉葦等,前往四湖下寮參加「國產大豆玉米輪作暨農糧循環有機肥料入大田機械操作示範會」,向鄉親說明大豆玉米輪作優點,以及配合使用有機質肥料的好處,邀請大家共同來努力。

胡忠一署長指出,農糧署已經在北部地區進行三年研究,發現相比種植水稻,二期改種大豆可省下一半用水量,每公頃可節省6.7~8.8千噸;更重要的是水旱輪作使得病蟲害減少,且收割後大豆轉作綠肥,更可減少整體肥料使用,零零總總計算下來,農民平均收益可增加4萬餘元。

北港雜糧產銷班黃仁志班長也說,雲林口湖等鄉鎮開始推動一期大豆、二期玉米的輪作模式,今年更與南畝王生技、福壽及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共同導入「智能施打有機質肥料系統」,目前合作農友意見回饋正面,希望未來可以擴大合作。

蘇治芬委員表示,提高我國雜糧自給率對國家非常重要,對雲林的省水、養地有有相當大的助益,所以早從「黃金廊道、大糧倉」等計畫便大力支持;而今年度推動擴大硬質玉米種植面積,以及這次大豆玉米輪作,同樣大力協助推動,就是要為咱海線農地找機會。

蘇治芬說,這段時間不斷鼓勵雲林養豬場和硬質玉米農戶合作,未來也希望雲林醬油、豆皮業者可以和種大豆的生產者直接合作,增加雲林雜糧生產面積,也創造雲林在地經濟。她相信雜糧種植若能與智慧農業、智能農機扣連,除了優化田間管理、省力省工等好處,也有助於我國雜糧產業發展轉骨,期待產官學研大聯盟能繼續合作,也希望像大豆聯盟這樣的在地青年組織持續投入,共同開創台灣糧農新典範。

圖說:立委蘇治芬與農委會積極推動說明大豆玉米輪作優點,及配合使用有機質肥料的好處,提高國家雜糧自給率。(記者陳昭宗拍攝)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