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牙齦反覆腫痛恐是根尖囊腫作祟 高倍率顯微鏡解決棘手病灶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3 年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6歲A小姐因左上臉頰疼痛,擔心是惡性腫瘤而焦慮不安,就診醫師依其主訴進行臨床檢查,發現左上顎除了牙齦腫痛、牙齒敲擊會痛及側門齒牙髓壞死外,X光片上也有一個2X3公分大小的陰影。由於尺寸過大,疑似水瘤包圍左上顎側門齒,並且侵犯到上顎鼻竇,初步診斷「齒源性根尖囊腫(水瘤)」。

根尖囊腫 初期不易察覺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陳昭安說明,囊腫俗稱水瘤,根尖囊腫主要是由根管內細菌造成的,通常為良性,但是若病灶過大,還須做病理切片確定。牙齒蛀牙後,口腔內的微生物逐漸入侵到牙髓腔內,使牙髓組織壞死,細菌分解組織,釋放毒素,骨頭被吸收後,產生病灶,長期衍生下來,尺寸會變大,佔據到顎骨空間,由於不容易察覺,一般人通常有症狀才處理。

根管治療解決疼痛 長期不消失須手術根除

初步的根管治療可以解決疼痛,然而口腔巨大病灶需長期治療,病人很容易中斷療程,另外有巨大病灶的牙齒細菌種類多而且複雜,深入到牙本質小管內,不容易清除乾淨,根管治療成功率約八成,治療完成後,若根尖囊腫不消失,代表根管內外仍有細菌存在,所以最終還是要手術治療才能根除。

此外,牙齒根管治療後沒有做假牙保護的話,一旦牙齒斷裂,細菌入侵,牙髓腔再度感染後,根尖囊腫會再復發。

顯微根尖手術 高倍率顯微鏡放大

陳昭安主治醫師表示,傳統根尖手術對牙根尖的處理無法有效治療,醫師只能憑肉眼及手感簡單切除牙根尖,而顯微根尖手術使用高倍率顯微鏡、明亮的照明、具有高倍放大的視野,不論是刮除病變組織、切除根尖病灶及進行根尖逆向填補,均能提供清楚視野,清得更乾淨,目前顯微根尖手術成功率已達9成以上。

根管治療當心再次感染 出現不適應就醫

陳昭安主治醫師提醒,進行根管治療後,也要時刻注意再度感染問題,若誤以為是火氣大造成的紅、腫、痛,便可能耽誤了黃金治療時間且導致病灶惡化,所以定期檢視牙齒健康不容忽視。

【延伸閱讀】

根管治療後「牙冠材質」如何選? 牙醫告訴你差異

長期「戴口罩」造成口臭問題?牙醫師:多喝水!增加唾液分泌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