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台灣本土疫情升溫,今(14)日更新增874例COVID-19本土病例,足跡遍布全台,也讓民眾感到憂心,紛紛搶購快篩試劑。就有民眾納悶,如果快篩後發現自己是陽性,那該怎麼辦?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提問,假如自己去買快篩來做,卻發現是陽性的話,要該怎麼辦?是應該乖乖的去通報,避免傳染給別人?還是該默默的當作沒事發生,不然通報的話就會被抓去隔離又會被獵巫?
網友紛紛給予建議,「打電話給1922」、「我打給1922了,你準備打包吧」、「請打1922詢問」、「快篩還不算確診,還要去做PCR陽性才算」、「看你有沒有買保單吧!」。
事實上,指揮中心就曾針對民眾使用家用快篩試劑做出說明,共分為3種情況,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如測出結果為陽性時,請立即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打1922,依指示方式處理;非居家隔離且非居家檢疫者測出結果為陽性時,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儘速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進一步檢測,並將使用過之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一併攜帶至社區採檢院所,交予院所人員。
若測出結果為陰性時,仍請遵循指揮中心的防疫規範,做好個人防護,持續自我健康管理,採檢完之家用快篩試劑及試劑棒勿任意棄置,請以塑膠袋密封包好,以一般垃圾處理。此外,居家快篩試劑測試結果也很有可能出現偽陰性或偽陽性,仍需經認可實驗室所進行的「核酸檢測」作為診斷COVID-19感染之依據。(編輯:詹鎰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