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24)日表示,各部門應設立人員專責監控疫情、了解公司狀態,加強應變能力。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今(25)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認為,過去已有類似經驗可參考,自己「樂觀其成」,但建議防疫長應交由具有決策權者擔任,且應進行指定訓練。
陳時中說明,台灣將走向經濟防疫新模式,民眾應加強應變能力,不論是個人企業或是各單位主管部門,都應設立專責人員聯繫、掌控公司情形,以方便監測疫情與後續匡列等相關防疫工作。
對此,王任賢指出,過去超過三百人的營業衛生單位就須有單位進行疫情監測,包含監測入口人員等管制,對於中央擬加大、具體化實施,納入非營業衛生單位事業,「我是樂觀其成」。
不過王任賢提醒,過去防疫長多由兼職人員擔任,但未來應提高層級,交由主管、總經理等具有決策權者擔任,且每年都要進行訓練、完成國家指定課程項目取得學分,讓非醫療專業人員可擁有相關醫學背景。
王任賢認為,因過去已有相關規範,各企業若是設立防疫長,因為過去有基礎所以可順利執行,也不會過於擾民,但建議防疫長數量可依據各單位人口比例增設,例如過往僅規範三百人以上須設立一人,可擴增為每三百人就須有一人等,防疫長也可作為單位與衛生局聯繫窗口,有利於疫調等工作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