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民眾肝癌三期長腫瘤 聯新國際跨科治療助重拾健康
桃園電子報
發布於 3 年前

台灣病毒性肝炎盛行率高,肝炎防治對肝癌之預防相當重要,然大多數病人臨床上似乎都非常健康,幾乎無早期徵兆或症狀。50多歲劉先生去年腹脹不適到診所做超音波發現肝癌,進一步轉診檢查腫瘤已經5公分大,為肝癌第3期,並且侵犯肝門靜脈,無法直接動手術切除,聯新國際醫院啟動跨科團隊合作,先以局部放射線治療及肝動脈化療,讓腫瘤大幅縮小,再手術切除部份肝葉,經過1年治療,劉先生再度重拾健康生活。

聯新國際醫院癌症醫療中心主任賴易成(左)與肝膽腸胃科醫師張福銘(右)。圖:聯新國際提供

劉先生有多年B肝病史,平時未積極追蹤檢查,發現肝癌腫瘤為時已晚,無法進行一般性的單一治療。考量劉先生正值壯年且為家中支柱,聯新國際醫院組成肝膽腸胃科、放射腫瘤科、一般外科跨團隊,以最大治癒性進行整合治療。

聯新國際醫院癌症醫療中心主任賴易成說,肝門靜脈是肝臟的關鍵血管,提供肝臟血流氧氣與養分的主要命脈,一旦肝門靜脈遭受腫瘤侵犯,治療將變得棘手難度高,大部分治療方式皆無法順利進行,此時放射線治療就成為絕佳武器。先針對腫瘤造成的血管栓塞進行治療,以放射線治療打通栓塞,再進一步做栓塞治療或化學治療,提供病患更多的治療選擇。

聯新國際醫院癌症醫療中心主任賴易成(右)與一般外科陳韻吉醫師(左)。圖:聯新國際提供

劉先生在接受完整的放射治療合併口服標靶藥物後,腫瘤明顯縮小,接著肝膽腸胃科醫師張福銘執行2次肝動脈化療,療程結束後的斷層檢查報告顯示已無殘餘腫瘤。後續由一般外科醫師陳韻吉安排手術治療,術中並未發現任何肉眼可見腫瘤,術後病理報告也證實腫瘤已完全消失。

 

賴醫師強調,由於肝臟位於肋骨後面,所以無法摸到細小的腫瘤硬塊,腫瘤未變大時很少有疼痛症狀,甚至有些大塊的腫瘤也不會引起痛楚或其他症狀,肝炎患者應定期檢查追蹤,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