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logo
留言
LINE
FB
複製
炒菜到底該用哪種油?營養師揭「驚人真相」:一堆媽全錯
NOWnews
發布於 3 年前

提到烹調,「油」絕對是許多料理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其實不同種類的油營養價值也有所不同,營養師陳心驊提醒,平時做菜時應隨著烹調方式更換適合的油品,千萬不要有「一種油打天下」的想法,以免增加致癌機率。

營養師陳心驊在臉書粉專「營養師菲菲・你的營養師好閨蜜」發文指出,每一種油品都擁有各自的「發煙點」,「烹調時的溫度若超過發煙點,容易增加煮菜時的油煙,讓油品變的不穩定,進而產生致癌物質」,例如發煙點低的亞麻仁油、葵花油,較適合涼拌、做沙拉;玄米油、酪梨油或橄欖油發煙點較高,適合煎炒類等高溫烹調方式。

▲每種烹調方式所造成的溫度不同,選擇油類時,應注意油的「發煙點」。(示意圖/取自pixbay)
▲每種烹調方式所造成的溫度不同,選擇油類時,應注意油的「發煙點」。(示意圖/取自pixbay)

此外,陳心驊進一步指出,每種油除了有不同的優缺點,還有著不同的營養價值,隨著烹調方式更換適合的油品,不僅能讓油品優點最大化,還可以攝取到不同油脂提供的營養素;她提醒,其實現在不少人在烹調時,為了貪圖方便,無論煎、煮、炒、炸都用同一種油,若自己有這樣的習慣,就應立即審視廚房裡的油品。

貼文中,陳心驊也附上各類常見油品的發煙點供民眾參考,其中最低的為葵花油、芥花油、亞麻仁油的107度;大豆油、玉米油則為160度;苦茶油252度;最高的則是玄米油的254度;而一般家中的炒菜溫度約160度,油炸則為180度。(編輯:張志浩)

<p>▲營養師陳心驊也附上各類常見油品的發煙點供民眾參考。(圖/陳心驊營養師提供)</p>

▲營養師陳心驊也附上各類常見油品的發煙點供民眾參考。(圖/陳心驊營養師提供)

你可能也會喜歡
還想看更多你喜愛的文章嗎?
© 2025 Gamania Group
下載 beanfun! 一起SHOW!
組隊開SHOW,拼排位拿獎勵!
留言
轉傳
複製
beanfun! 採用網站分析技術為您帶來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 "我同意"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下載beanfun!
瘋狂生活從 beanfun! 開始~
掃描 QR Code 立即下載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APP Store 搜尋 beanfun! 下載
Google Play 搜尋 beanfun! 下載
溫馨提醒您:於行動裝置安裝防護軟體
可提升裝置使用安全性
下載beanfun! 豐富你的內容
安裝應用程式,享有更多文章、小說和精彩的互動!
取消